2018年是電影大師英格瑪柏格曼的百歲冥誕,他大膽直視生而為人的人性缺陷與痛苦深淵,跳脫現實框架卻重擊靈魂深處。從他巔峰初始之年切入的紀錄片《柏格曼:大師狂想》(2018)帶影迷一睹影史最偉大導演的傳奇人生與平凡之處。而本文將從影響他電影之路的童年、三位繆思女神與此生鍾愛之地法羅島,深入了解大師幾乎將一生獻給電影的瘋狂與烈愛。

1203363483_x.jpg

曾是希特勒的粉絲?童年的親情陰影與此生摯愛—電影。

英格瑪柏格曼1918年出生於瑞典烏普薩拉,父親是牧師同時也是個嚴父,母親是一位護士,對孩子時冷時熱。父親施加的恐懼、渴望卻不可得的母愛,讓他從小學會以謊言自衛,面對令他失望的親情。就在6歲那年,他遇見一生的摯愛—電影。當他發現其能讓腦中抽象而天馬行空的畫面,具象成會動的影像,從中獲得的欣喜與驚奇感受鑿開他暫且逃離殘酷現實的出口。直至他老年創作電影,仍能從他的好奇心與熱情看到電影帶給他始終不變的最初悸動。

1203363005_x.jpg
《芬妮與亞歷山大》

正式投入電影工作前,他16歲時曾到德國過暑假,參加納粹集會時見到希特勒,而為其震撼人心的演講與領袖特質所著迷,崇拜的程度之深讓他一度自認是納粹的一員。直到得知集中營的事,震驚而痛心的他決定此後不再碰政治,包括電影。

6歲愛上電影的他,9歲時曾用一整套的錫兵玩具交換一台攝影機,在家裡的私密世界製作場景,用木偶表演、自己擔任旁白演出一齣劇。1937年於斯德哥爾摩大學主修文學和藝術,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學生戲劇上,雖然沒有畢業,撰寫許多劇本的他仍當上劇院的助理導演,1942年執導自己寫的第一部劇,1944年他的劇本《折磨》被搬上大銀幕,就此開啟他的電影生涯。

1203363774_x.jpg
《折磨 》

第一位繆思女神帶來愛情靈感,第二位繆思女神迎向巔峰新篇章。

英格瑪柏格曼早期因為尚未奠定專業地位,執導許多別人的劇本,而第一部編導之作《危機》(1946)也未受矚目。直到《莫妮卡》(1953)以美麗性感的女主角和景緻迷人的海島風光吸住國外觀眾的目光,英格瑪柏格曼才初嚐揚名國際的滋味。

1203363388_x.jpg
《莫妮卡》哈里特安德森;《野草莓》碧比安德森。

也是此時,他電影生涯中最知名的第一位繆思女神登場—哈里特安德森,兩人之後還合作了《裸夜》(1953),探討愛的逝去與背叛,造就他早期多以愛情故事揭示人生幸與不幸的創作風格。第二位繆思女神碧比安德森則和他在榮獲坎城影展最佳詼諧詩意獎的《夏夜微笑》(1955)首度合作,並同他一起走過多產又部部廣獲好評的生涯巔峰—1957年。

那一年,他年初交出前一年殺青的坎城影展評審團特別獎之作《第七封印》,以具體的死神形象揭開他當時最害怕的死亡那神秘又黑暗的面紗,其中騎士和死神在海邊下棋的一幕更成為經典。這位只要拍戲就會自我要求高而緊張到胃痛的工作狂名導,那年還拍了第一部電視電影、導了兩齣舞台劇,都生病住院了仍拚命寫出下一部年底上映的柏林影展金熊獎之作《野草莓》。該片以自己父親塑造出教授的角色,實際上亦是對自己形象的投射。

1203363669_x.jpg
《第七封印》

1957年的兩部電影代表作,宣告英格瑪柏格曼進入直指自我人性缺陷的新階段,他敢拍,觀眾就敢在他誠然的拆解下面對自己的陰影。而轉向內在與抽象的探索,也大膽寫下跳脫現實框架的新篇章。夢境、時間與空間那虛實分明的界線,在他如潮水般洶湧的哲學思辨下沖淡而模糊,鑽入意識與直覺那非智識的靈魂深處。

《野草莓》除了片尾有他個人最喜歡的特寫鏡頭,片頭主角的恐怖夢境還能看出他的愛片《幽靈馬車》(1921)對他影響有多深。大師啟發大師,也從他首次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處女之泉》(1960)改變李安的一生窺見循環:「看完後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怎麼會有人用這麼美的方式,去問這樣禁忌的問題。」

1203363006_x.jpg

《野草莓》

第三位繆思女神定情法羅島,自我批判到與自己和解。

來到英格瑪柏格曼的「信仰三部曲」:《穿過黑暗的玻璃》(1961)、《冬之光》(1963)、《沉默(1963)》,第一部讓他成為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連莊得主,也牽起他與此生鍾愛之地—法羅島的緣分:「完全出自於直覺,我心裡告訴自己『柏格曼,這是你的地方,完全符合你心裡想要的地方』。」幾年後他和第三位謬思女神麗芙烏曼二度登上法羅島,拍攝他們合作的第一部片,也是定情之作《假面》(1966),對這座島的情感再添因愛而生的浪漫色彩:「我一時衝動想為她和我自己在這蓋一棟房子,廝守在一起。」

愛得熱烈的兩人,雖然未能以情人的身分廝守終生,分手後仍是合作的最佳拍檔。從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哭泣與耳語》(1972)、使麗芙烏曼角逐奧斯卡影后的《面面相覷》(1976),到由麗芙烏曼執導他的劇本而入圍坎城金棕櫚獎的《狂情錯愛》(2000),都能看出他們相知相惜的多年情誼。

1203363869_x.jpg

《假面》麗芙烏曼

拍完他最後一部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1982),拿下第三座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97年還成為坎城影展「超級金棕櫚」(Palm of the Palms)的獲獎第一人。大師終於在《芬妮與亞歷山大》找回過去少有的溫暖與救贖,以自己編劇、他人執導的《善意的背叛》(1992)、《週日生活點滴》(1992)試圖理解父母與回顧自己的一生,從過往的自我批判與直視痛苦,走向與自己和解的道路。

《假面》與《哭泣與耳語》是他最滿意的作品,半自傳電影《芬妮與亞歷山大》是他心目中作為電影導演的總合。最終他在此生鍾愛的法羅島度過晚年,2007年於家中安祥過世,享年89歲。

《柏格曼:大師狂想》

 

(此文由本人撰寫,亦發表在開眼電影網的E週報:http://app2.atmovies.com.tw/eweekly/XP1901114147/

arrow
arrow

    Shupi Jo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